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正文>

感悟红岩精神,不负青春韶华 ——2023级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传承戎光,重大启航”主题活动

新闻作者:段清钰、古曦 审核人: 编辑人:舒慧 发布时间:2024-01-02 浏览次数:

1227日下午2重庆大学本科生院2023级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的全体同学到重庆红岩精神教育基地——白公馆、渣滓洞开展“传承戎光,重大启航”主题教育活动缅怀英烈,体悟红岩精神的历史意蕴和时代内涵,砥砺初心使命,厚植爱国情怀。本次活动由本科生院新生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古曦带队、兼职辅导员梁杰银组织开展。

当天下午,同学们集体从虎溪校区乘车来到白公馆。白公馆关押的是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皆被囚禁于此。同学们瞻仰着烈士的事迹,心里浮现出革命岁月的一幕幕画面:小萝卜头从小就在监狱中学习和成长,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八年的牢狱生活,最终被敌人残忍杀害,是中国年龄最小的烈士;著名的爱国民主将领杨虎城将军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抗日,反对内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最终却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于此,壮烈牺牲……让人扼腕叹息、悲痛不已。

后,同学们前往渣滓洞参观。渣滓洞原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且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刑讯室摆着各种各样的刑具:铁锁链,竹签,老虎凳等等,让人不寒而栗院中的牢房狭小昏暗,刚刚步入室内就被阴森压抑所笼罩,然而革命烈士们在狱中成立“铁窗诗社”,牢房墙上创作诗歌,一篇篇泛黄的革命诗篇传递出他们视死如归、忠贞不屈革命精神

透过栩栩如生的雕塑,纸张上记录的文字,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而奔走不停;他们坚信革命终将胜利,秉持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反动派顽强地斗争。他们大多是青年学者,有志之士,却牺牲在了风华正茂的年纪,牺牲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当中,用鲜血染红了歌乐山的树木土壤,用生命谱写了悲壮的诗篇。

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边防军人的后辈,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更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革命先辈们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令同学们心中无限崇敬,纷纷表示将铭记这段历史,为建设祖国而不懈奋斗,不辜负先辈用鲜血为我们铸就的盛世中华。


部分同学感悟:

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丁厚凯同学表示:“参观完白公馆和渣滓洞,我了解了许多革命先烈的故事,他们的英勇事迹让我为之泪目,他们为了理想和信仰,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历史是一面镜子,他让我们看清过去,也让我们明白未来的方向,身为团员,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努力前行。”

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李韵鸣同学表示:“参观白公馆渣滓洞后,我切身体会到了革命先烈面对敌人严刑拷打的“宁可向前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坚强意志,和身陷囹圄却心系党的发展的高度责任感,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将把参观的体会化为提高个人素养和学习水平的动力源泉,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当中!”



上一条:寒冬送暖,守护相伴——本科生院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 下一条:重庆大学本科生院团委2023-2024学年秋季学期团课培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