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重庆大学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项目启动会在A区主教504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本科生院主办,2025年立项的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会。会议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旨在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专业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本科生院院长刘猛主持会议。

会上,刘猛对学校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工作作总体介绍。他从宏观视角切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远影响,强调“教育数字化改革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变革、服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刘猛指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学校亟需通过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将人工智能思维、技术与方法融入各学科专业,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数智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本次立项项目需围绕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实践应用拓展等核心任务全力推进,确保课程建设成果能够真正落地,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为学校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报告还明确了项目建设的核心任务指标,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随后,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郑林江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分享。他以学校即将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为例,展示了学校在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该课程以“夯实基础、激发思维、注重实践”为特点,采用“1+X”模块化设计——即1个AI通识的基础知识底座与X个专业的应用场景相结合。该课程的实施方案为全校人工智能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例。
据悉,为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经个人申报、学院推荐、校级评审环节,2025年学校立项了58项人工智能赋能本科课程建设项目。近期,本科生院将深入学院展开调研,全面了解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需求深度交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覆盖更多专业领域。